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性障碍病症,其中有60%的患者具有家族史,因此特发性震颤又被称为家族性震颤。易发群体,基本而言,特发性震颤的发病率是会随着年龄上升而不断上升,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功能性疾病,仅表现为震颤这一运动症状,被认为是一种进展缓慢、症状单一、良性运动障碍性疾病。典型的特发性震颤在儿童,青少年,中老年中均可发现,对起病的高峰年龄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起病年龄的分布为双峰特征,即在20~30岁和50~60岁这两个年龄段;另一种观点认为特发性震颤很少在少年发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人数增加,平均起病年龄37~47岁。
特发性震颤作为一种良性震颤,其病情对于人体的伤害是比较小的,其病症发展也比较慢,喝酒后会有有效的缓解,第二天加重。当然也不是说这样就不用治了,如果病情严重变为帕金森还是会急速恶化的。
作为一个慢性的,长期、时间跨度非常大的疾病,特发性震颤的病情发展速度是比较慢的,通常在发病10-20年才会影响精细的活动,再过6-10年才真正影响生活。87%的患者都是在60-70岁之间才真正影响正常生活,80岁左右才能发展到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也就是说特发性震颤,一般而言需要30-40年才真正会让人生活不能自理,其发展过程也可以说是非常慢了。当然也不排除病情发展比较快的。
常见的患病原因
1、家族遗传:特发性震颤的遗传几率是很大的,目前来看患有特发性震颤的患者大概有三分之一都是因为家族遗传导致的。
2、年龄老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重,多巴胺能神经元渐进性不断死亡变性,失代偿出现特发性震颤的临床症状。
3、环境因素: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特发性震颤病的患病率存在地区差异,所以人们怀疑环境中可能存在一些有毒的物质,损伤了大脑的神经元。
4、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在北方煤气中毒较多见。患者多有中毒的急性病史,以后逐渐出现弥漫性脑损害的征象,包括全身强直和轻度的震颤。
特发性震颤属于中医“肝肾阴亏,虚风内动”的范畴,阴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肝肾之阴精更是生命之根本。中医学最早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说:“年至四十,阴气自半,起居衰矣。”对中医学发展影响深远的金元四大家之一、滋阴学派代表人物的朱丹溪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阴难成而易亏。震颤病症的形成归根结底是肝肾阴精亏虚,阴不制阳,以致虚风内动。只有滋补肝肾阴精,恢复阴阳平衡,才能熄风止颤。
祛风除颤汤阶段一:开窍通络,营养神经
入药通过人体十二经络的循环规律,调节体内各部位通路,有效成分达脑部受损病变部位,营养和修复大脑神经细胞,阻止神经退化,从而改变患者的肢体震颤,行动困难、反应迟钝、说话含混等现象。
祛风除颤汤阶段二:滋养肝肾,熄风定颤
降低血管阻力和血液粘稠凝聚状态,恢复血脑屏障的通透性,血液不再受阻,使气血正常循环,让大脑的血氧恢复到正常的耗量,改善脑部微循环,阻止大脑黑质神经元变性死亡,促使脑细胞多巴胺再生。
祛风除颤汤阶段三:调节免疫,平衡阴阳
激活受损的脑神经细胞功能恢复,改善脑组织代谢,促进神经细胞因子再生,神经元的蛋白质合成,使紊乱的分化机制恢复。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改善微循环,防治继发性萎缩,平衡阴阳,巩固疗效。
客服微信:bjzy688
电话:010-57119952
北京仁爱堂国医馆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小营桥四拨子车站路西平房16号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优谱分类网上看到的,谢谢!